最近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针对Linux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尤其是一些相互矛盾的叙事使微软陷入FUD(恐惧、无常和怀疑)旋涡的前兆。
鲍尔默首先是于10月23日在向其客户发表的备忘录中从成本、安全、知识产权三个角度论证Windows操作系统较于Linux的优势。接着其在随后召开的“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中表示Linux侵犯了超过228项专利,预言加入WTO的国家总有一天会起诉Linux,向Linux要钱的。然而在几天后也就是11月21日鲍尔默和微软却改口称关于Linux侵权的评论的发言只是引用了一份有争议的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报告。
其实鲍尔默之所以要针对自由软件Linux接连发飚,表面的原因是最近不少政府表态要支持Linux操作系统。例如在上个月,新加坡国防部已经把两万台个人电脑由微软的操作平台转换到了开源软件上;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出于政治、军事国防方面的考虑在今年就共同开发应用在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达成了一致协议。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微软的全球市场垄断战略受到了挑战。
毋庸置疑,过去十年乃至今天,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仍然在全球的IT市场中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但是随着自由软件思潮的兴起和走向实践,尤其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的勃兴以及IBM、惠普和其他大型IT公司为“开放源代码”注入巨额资本更使得微软的霸主地位逐渐动摇。
以中国的市场为例,如果说当年比尔·盖茨先是以“你们盗版吧,总有一天你们要加倍偿还我”的思想为指导,以放任盗版的方式在中国市场上跑马圈地,站稳了脚跟是其全球市场垄断战略在中国市场中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接下来微软利用知识产权这根“大棒”不断砸向当年的盗版用户、企业、政府机关,获得巨额利益则是其战略的第二步,而其第三步就是在用户对其操作系统以及办公软件具有了绝对的忠诚度和依赖性的时候,通过不断的对政府施加各种压力,从而达到所有盗版正版化,真正确立其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战略。然而自由软件尤其是Linux的出现、商用化以及中国政府的支持态度却直接触动甚至有可能打乱其实施的第三步战略计划,微软绝对不允许任何“跳梁小丑”出来与自己竞争,难怪鲍尔默要接连发飙呢。
从鲍尔默的发飙以及微软长久以来在各国的行为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微软对“知识产权”这根“打狗棒”几乎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跑马圈地的时候不提知识产权,站稳脚跟后就大打知识产权这张“王牌”和“杀手锏”,当出现竞争对手的时候,比如Linux,更是发布对手可能存在侵犯支持产权的言论来打击终端用户的消费心理。
其实自由软件的开放性、共享性以及IBM、惠普、戴尔这样的国际IT巨头的加入和支持已经暗示着其成本方面与安全性要优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终端用户的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微软的知识产权垄断保护战略以及反盗版战略都是远远不能和自由软件相竞争的。
但对于知识产权拥有者权利的过度保护却有可能造成垄断,最终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例如最近英特尔拒绝回应“P5”一说就存在“有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这也正是为什么业界一直在呼吁,立法机关也在积极从事《反垄断法》立法的根本原因。而自由软件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盗版”的概念,使得所有的软件用户摆脱少数公司强加给终端用户的原罪;使终端用户拥有了与垄断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还给了他们带来了拷贝的自由,分享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可以说正是自由软件的文化和理念才不断的吸引着众多的拥护者。
目前,自由软件所处的状态,套用王俊秀的一句话:是在国际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领域,在最复杂的背景——全球化,最艰难的市场——IT市场,最敏感的领域——知识产权,最强劲的对手——微软,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衷心的祝愿自由软件一路走好!